一、由来
公元前七世纪,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,就确定了夏至。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(或22日)开始,至7月7日(或8日)结束。据《恪遵宪度抄本》:“日北至,日长之至,日影短至,故曰夏至。至者,极也。”夏至这天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,几乎直射北回归线(北纬23°26'),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,且越往北昼越长。
二、习俗
民谚称:“夏至有雷, 六月早;夏至逢雨,三伏热。”所以,在旧时,人们希望在夏至里别打雷、别下雨。每逢夏至日,各地农民则忙着祭祀神灵,名曰“祭天”,以祈求风调雨顺。
这祭天也南北有别,北方人多求雨,以防干旱;南方人多求晴,防止涝灾。时至今日,许多地区仍然保留了夏至日祭天的习俗。
夏至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,俗称过水面,有”冬至饺子夏至面”的谚语。
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,黄县(今龙口市)- -带则煮新麦粒吃,儿童们用麦秸编一-个精致的小笊篱,在汤水中一次-次地向嘴里捞,既吃了麦粒,又是一种游戏,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。
平阴一带,夏至日祭祀祖先。
三、注意
俗话说“热在三伏”,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。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,中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,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度左右。(要注意防暑降温)
夏至时间酷暑难当,做到以下几点就能顺利度过炎热:
1、顺应季节变换,这个时节要晚睡早起外加午休,保证每天有7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。
2、养精神,养心态,保持开朗乐观,心胸宽阔,神清气爽,精神饱满。
3、加强防护,避开烈日之时,合理午休,调养精神。
4、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,不宜夜晚露宿。
版权所有 @ 山东德瑞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:鲁ICP备12028852号-4 实验室一站式服务,实验室设计,试验仪选配.(鲁)-非经营性-2021-0099